首页title
现在的位置: 学术团队 >研究方向

研究方向

2019-05-10 17:54:18


研究方向一:孕期环境因素危险度评估

负责人:汪    晖(药理学教授、博导)

成    员:崔宗斌(遗传学教授、博导)  

     钟    山(遗传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陈廖斌(骨科学教授、博导)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罗孟成(组胚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万    瑜(生理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宋    健(解剖学教授、博导)   

     符    辉(解剖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徐    丹(药理学副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         郭    喻(药理学副教授、硕导)

 

研究方向介绍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本研究方向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领域的“发育与生殖研究”为主要研究方向,以孕期环境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为目标,重点研究环境危险因素对生殖、发育及遗传的影响,探寻用于预警、筛选及早期诊治的生物标志物。对来源于人群流行病学、整体和细胞实验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,获得孕期有害因素的主要生化指标或/和特异基因表达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,找到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比较好的早期预警、早期筛查与诊断指标。利用临床实验,在人群中确定孕期环境有害因素所致“生殖-发育-遗传”毒性的生物标志物,为在人群中开展“生殖-发育-遗传”相关的环境有害因素的控制干预工作,提供科学基础。

 

研究方向二:发育源性疾病机制及靶标

负责人:何小华(病理生理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 员:喻   红(生物化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         魏   蕾(病理生理学教授、博导)

王高华(精神病学教授、博导)

汪长华(病理生理学教授、博导)

吴   旻(细胞生物学教授、博导)

郑   凌(生物学教授、博导)

李   枫(遗传学教授、博导)

张秋萍(免疫学教授、博导)

彭碧文(生理学副教授、博导)

王惠玲(精神学副教授、硕导)


研究方向介绍:

本研究方向针对明确具有发育起源的神经精神性疾病、代谢性疾病及肿瘤,开展其发生机制及分子靶标研究,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,制定一系列用于临床早期诊断、预防及治疗的实施方案,并针对新发现的药物靶标,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重要药用前景的新药研发。在发育源性神经精神性疾病方面,利用生物信息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神经电生理等技术平台,探讨环境因素引发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,发现新机制和干预新靶标。在代谢性疾病方面,探讨发育源性脂肪肝、糖尿病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骨关节炎等疾病发生、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,重点研发发育源性疾病的早期预警、诊断及干预治疗的新技术及新靶标。

 

研究方向三:孕前产前筛查与优生

负责人:张元珍(妇产科学教授、博导)

成    员:李十月(流行病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         郑    芳(检验诊断学教授、博导)

              周    春(生殖医学教授、硕导)

              罗大极(遗传学副教授、硕导)

              刘文惠(副教授、副主任医师)

              张    铭(副教授、副主任医师)


研究方向介绍:

本研究方向拟以“风险评估-咨询指导-孕前/围孕筛查诊断-早期指导干预”为核心,建立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模式,研制筛查诊断系列产品。本研究方向将:①利用动物实验,建立孕前/围孕期环境有机物暴露—孕前/围孕外周血敏感基因甲基化频率和生物标志物含量改变—出生缺陷之间的内在联系;②在环境有机污染物高暴露和出生缺陷高发地区采集孕前/围孕人群血样,确证孕前-围孕敏感基因和生物标志物;③确定不同地区孕前-围孕人群环境有机污染物暴露与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性,建立孕前-围孕风险评估系统;④将孕妇的生活方式、健康教育、环境因素评估及干预相结合,建立以一级预防为主的出生缺陷人群综合预防模式和方案。